2013年3月13日星期三

關西-直島(day4)

2010年11月19日(四)

朝聖之旅,如果不去直島,很難說得過去。
為了去直島,特別撥出兩天行程,又車又船再搭車,舟居勞頓,更顯「神心」...
我們前一天經姬路到達岡山,宿一宵後,翌日即乘火車往宇野港(車程約四十五分鐘)
在晴朗的一天出發,等船時看著藍天白雲,充滿希望的一天啊!

終於到達了,在碼頭乘車前往沙灘。沿著海灘,便會見到地標之一,草間彌生的黃色波點大南瓜。不停有人走近拍照,好不容易才影到這張南瓜獨照...



蔚藍映襯下,黃色更覺奪目...


黃色大南瓜像是一個前奏,沿著海灘前行,便會見到海旁一片大草地,放著多個雕塑;紀念品商店外這個閱報人雕塑,相信是直島的親善大使,因為每個遊人都會走近跟他合照。


離開草地便向山上的Benesse House Museum進發,途中經過一個小海灣,也放著幾個雕塑。這個圓點的,相信是用船底做出來的,放在海邊,真是一個合適的棲息之所。



這裡是屬於美術館的碼頭,又見到安藤忠雄典型的清水混凝土高牆。

直島最令人陶醉的,是風和日麗下,波光粼粼,溫柔、靜謐,舒服得令人想就這樣躺下來享受陽光與海風...那天的天氣實在很好,午後當陽光稍為收斂一點,風大一些,又是另一番光景。

小山丘山,插著藝術家George Rickey的「Three Squares Vertical Diagonal」


終於到了Benesse House美後館!館內的藝術品不可拍照,不過中央光庭似乎又可以影相,總之無人前來阻止我。

如萬神殿的光庭中,弧形的坡道上,看著光線的游移,雕刻著光與影,建築物本身已是一件藝術作品。

光庭內唯一的作品,是Bruce Nauman的100 live and die。據說每天只有三幾次整塊板都亮燈,真巧合啊。




離開Benesse House Museum,便繼續前往山上的地中美術館...途中遇到李禹煥美術館,又是一番奇遇...

遠看,只是一個廣場,美術館不存在。由於在書上看過安藤忠雄有些作品,門口開在牆邊一角,於是看看廣場的一角,發現廣場左邊並無被清水混凝土密封...唔,這就是入口吧?!



呵呵!入口處豎立著三塊高高的石屎牆,我彷如一隻被放在迷宮內的白老鼠,只好見路便走吧。只得一個前進方向,盡頭處便是美術館入口。



迷宮還沒有走完,在美術館的入口處付入場費後,工作人員便會提示你出另一個門口,然後沿牆邊直行...

走進門內,便是一個三個形的空間,被三面高牆色圍著,你只見到牆和天空,一下子與外界隔絕。三角形的地面上只放著一個雕塑,整個空間充滿禪意。

一眼望去,看不到出路...只好依照職員指示,沿著牆邊前行,到盡頭時,竟然「芝麻開門」,自動門打開,才正式進入展覽廳。
展出的藝術品不覺得怎麼樣,只是遊覽美術館的經驗更覺有趣,擺明是喧賓奪主!

「終點」地中美術館,館外建有一個模彷莫內花園的蓮池,與莫內的作品比較,真的有九成相似。


可惜的是,館內不准拍攝。地中美術館絕對是高潮所在,參觀方式和體驗令人印象深刻。

除了一貫戲劇性的光影,整個美術館的設計,都是配合其展出的作品,有別於一般的美術館,只提供個大大的空間供作品擺放;地中美術館的展覽廳,屬於專屬展覽廳,為襯托作品而設。

其中一個展品,是一個叫Open Sky的空間,一個方形房間,打開天窗,仰望只見到純淨的藍天,一時間令人懷疑這個天是真的,還是假的。房間四壁是一個滲透出暖氣的石椅,斜背靠,方便你感受超現實的一片天,坐井觀天也不錯啊!

館裡的焦點是莫內的五幅睡蓮,要換上拖鞋進入展覽廳。因為純白的展廳內,地面是類似馬賽克的小石塊,但每粒都是圓角的...如果穿著鞋子入內,地面好快便會積滿污垢。天花邊沿是一線天窗,陽光不能直射入內,只能邊沿滲透下來,任何時候都是溫柔低調。

在純白色的國度,沒有明顯性格的光線,純潔得視線只能集中在「飄浮著」的睡蓮。

要寫地中美術館的感覺,還有很多很,寫不到這麼多,留在心中好了。

離開直島前,便回到碼頭旁,草間彌生的紅色大南瓜。這個紅色的,比黃色的大得多,而且可以入內。



時近黃昏,不捨地離開直島。

美中不足的是,原本打算大破慳囊,入住直島上安藤忠雄設計的酒店,尤其是oval...但酒店早已爆滿,唯有「慳啲」!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